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挺住!愿震后九寨依然是“人间的天堂

    信息发布者:mashuang马双
    2017-08-12 09:35:45    来源:凤凰网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从昨夜开始,绵亘不绝,柔和、飘忽的点点烛火背后,是一颗颗紧紧揪起来的心。而所有的焦灼与善意,最终汇聚成渡劫呈祥的强大驱动力。

    8月8日,一个寻常的日子。川西九寨沟正值旅游旺季,当日,景区游客数量39405人。入夜时分,一阵轰隆隆的异响过后,地震了。

    据《新京报》报道,当时,九寨沟千古情演艺中心正在实景再现“5•12”汶川大地震的惨烈场面,山崩地裂、房倒屋塌,整个剧院和数千个座位强烈震动,3000立方大洪水瞬间倾泻而下……然而,很快,人们就发现,身边墙体晃动的幅度,远远超出了“剧情需要”。神奇的九寨、人间的天堂,平静就在瞬间被打破了。

    8月8日21时19分,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(北纬33.2度,东经103.82度)发生7.0级地震,震源深度20公里。截至9日上午9时30分,九寨沟地震死亡人数13人,受伤175人。

    地震发生后,习近平高度重视,立即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抓紧了解核实九寨沟7.0级地震灾情,迅速组织力量救灾,全力以赴抢救伤员,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灾群众,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。李克强作出批示,要求抓紧核实灾情,全力组织抢险救援,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,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。加强震情监测,防范次生灾害。

    而在网上,民众自发的加油、祈福,更是迅速刷屏。从昨夜开始,绵亘不绝,柔和、飘忽的点点烛火背后,是一颗颗紧紧揪起来的心。而所有的焦灼与善意,最终汇聚成渡劫呈祥的强大驱动力。

    有人说,什么“这一刻,我们都是九寨人”,什么“九寨沟,不哭”,什么“加油!四川”,统统都是套路,不咸不淡。这样的调笑是对民众正常情感表达的亵渎。地震甫发,详情不明,死伤未详,惊诧莫名,人们表达一下对受灾地区的关心、惦念,不仅正常,也是人之为人不忍之心的正常流露。

    面对来自大自然的灾难,每一个人都自然会受到触动,并为之心痛。川西山高谷深,地形复杂,地震来袭,必然会出现山体滑坡、壅塞湖泊、交通阻绝等等重大灾情,也必然会危及民众的生命安全。且九寨沟乃是举世闻名的生态景区,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,如潮汐般涌去,何况,9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去日不远,记忆犹新,此情此景,如何不让人担心、焦虑?

    就像此次地震时正在上演的实景演出那样,地震说来就来了,间不容发。尽管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,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142次,但像这一次达到7.0级这样具有破坏力的地震,还是第一次。这也提醒人们,“汶川”并没有远去,灾难依然如影随形。

    人们能做的,除了尽最大可能的科学预测、精准预报之外,还是要敬畏自然,多一些防范意识、防范技能。特别是在应急处置方面,理应在惨痛的教训之后,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、相对完备的预案。比如,当灾难突然袭来,如何组织有效疏散?外部救援如何展开?应急自救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等。

    地震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,此次救灾的一个显著特点,就是很多企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,支持救灾。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,地震发生后仅10余分钟,北京三元食品就通过电话与九寨沟相关政府部门建立对接,立即组织了捐赠小组,前往九寨沟。8日深夜,第一批物资已准备完毕整装出发。

    同样,这一次,如导游、服务员等各行业人员也表现出高度的警觉与处置能力。不少游客则自动变身为志愿者,积极参与救人。

    天灾无情。有关各方强大的组织能力、迅捷的行动能力,民众高度的自救、救人意识,至少可以缓解灾情,给生命多一个机会,给民众多一份信心。这是人性的力量所在,也是人性的光辉所在。

    “在离我很远的地方,总有一枝花朵在芬芳,她有着生命祈求的梦想,她有着日月轮回的沧桑……”此时此刻,歌词体现的那种高远、静谧、澄澈,已经置换为对生命的悲悯、对灾难的祈福,以及对川西苦难接踵的深深关切。

    惟愿“神奇的九寨”,不要被摧残过烈;惟愿一夜惊魂的人们,听得到外部世界的呼唤,并在经历了沧桑梦碎之后,依然身在“人间的天堂”。

    (凤凰评论原创出品,版权稿件,转载请注明来源,违者必究!)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