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棚户区改造要“数量”更要“宜居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mashuang马双
    2017-08-13 14:14:55    来源:凤凰网   转载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体现棚户区改造成效的,不是光鲜的政绩数字,而是民众的口碑。官员把民生真正放在心中,而不只挂在嘴边,棚户区改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生工程。

    5月24日,从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消息,过去8年通过棚户区改造,已有8000多万住房困难民众“出棚进楼”。

    会议要求,针对目前一些地方棚改推进难度加大、配套建设滞后、融资困难等问题,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和地方责任,加大督查力度,管好用好棚改专项资金,完善水电气热路和教育、医疗等配套设施,提高入住率。

    棚户区改造是李克强总理大力推动的民生工程,在各方努力下,棚户区改造连年交出亮丽的成绩单。

    棚户区改造的成绩毋庸置疑,但也要看到,棚户区改造在高速推动的同时,一些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。这其中,比较典型的问题是,之前一些地方在推动棚户区改造时,比较重视的是能直接体现政绩的数字,包括开工率、建成率等等。但建成的安置房是否宜居,民众愿不愿意入住,居住质量是不是令人满意,却被一些地方官员忽略了。

    此前媒体就报道,贵阳市人大曾就当地棚改进行过专门调研,发现一些安置小区路网、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排污等市政设施不完备,交通、商业、医疗、学校等配套设施有待完善。

   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的水平不一,导致各地政府实施的一大批棚户区改造工程,民众口碑不一。这个问题不容忽视,棚户区改造模式倘若流于粗放,既不利于棚改的深入推进,也难以赢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。

    此次,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点出这个问题,应当引起各级政府的注意。

    棚户区改造,让民众搬进新房子,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。棚户区改造最终要提升的是民众生活品质和环境。

    一个安置小区建得质量再好,小区环境再优美,但小区围墙之外一片荒芜,行路难、坐车难、买菜难、上学难、就医难……这样的安置小区实际上成了城市中的孤岛,其生活质量未必比之前的棚户区高多少。

    棚户区改造,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应当先行,绝不能等到人住了进来,民众抱怨之后,再临时抱佛脚,去完善各种设施。

    作为政府部门,需要把姿态放低,站在动迁民众的立场和角度,听取他们的呼声,想尽办法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。

    让棚户区改造实现“宜居”,政府要多想办法,除了重视配套设施建设之外,对民众实行货币化安置,让民众可以自行选择到生活便利的区域买房居住,也是可行之策。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到,在商品住房库存量大、市场房源充足的市县,进一步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。

    此外,对棚户区尽量原地改造,原地安置,这也是确保民众生活品质的好办法。

    其实,有的地方在棚改时,把当地民众“一刀切”赶到城市偏远区域,这对他们并不公平。

    如果有条件,原地改造,原地安置应当是棚改的首要选择,如此一来,民众既提高了居住质量,又能保证所能获得的公共服务不缩水。从这意义上说,未来,要改变一味大拆大建、“一刀切”异地安置的棚户区改造模式,可以尝试渐进式更新的模式,通过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,引入居民参与,实现棚户区域的改造和复兴。

    总而言之,棚户区改造要“数量”,更要“宜居”。体现棚户区改造成效的,不是光鲜的政绩数字,而是民众的口碑。官员把民生真正放在心中,而不只挂在嘴边,棚户区改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生工程。

    (凤凰评论原创出品,版权稿件,转载请注明来源,违者必究!)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